|
莆田國寶“無塵塔”開放 是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剎臺海網11月24日訊 據莆田晚報報道,歷經3個多月的精心修繕后,第六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的仙游縣“無塵塔”恢復了原貌,重新對游客免費開放,吸引了一撥撥游客前往觀賞重裝亮相。 仙游縣西苑鄉的九座寺,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是一座名聞遐邇的千年古剎,可惜雖曾榮極一時、規模龐大,由于戰爭和自然等因素,九座寺如今僅存大雄寶殿、祖師殿、僧舍齋堂和放生池等寥寥幾座建筑。但歷經滄桑的古跡無塵塔,至今巋然矗立在九座寺西邊400米處,塔中埋葬的是九座寺開山祖師正覺禪師,塔前有月臺,與宋以后的石塔形制迥然不同。相傳唐光啟年間,九座寺開山祖師正覺禪師圓寂后共獲舍利子4000粒,晶似冰雪,葬于該塔內。宋朝名臣蔡襄為之題詞“無塵塔”,今年初這座無塵塔已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作為目前省內罕見的唐代古塔中最具特殊的石塔之一,石質空心結構、建筑風格保留唐代遺規的無塵塔,由于年久失修,損壞嚴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為了保護無塵塔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仙游縣于今年8月中旬投資90萬元啟動無塵塔修繕工程,全面還原無塵塔“古色古香”原始面貌。據介紹,3個多月來,該縣文物部門按照“不改變文物原狀”的保護維修原則和修舊如舊的辦法,對基臺、基座、樓面、塔身、斗拱、勾欄、腰檐等缺失部分進行修復或參照相應構件規格尺寸及材質采取古老的傳統工藝進行再造,并保留修繕痕跡,最大限度恢復無塵塔原貌;此外還根據“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原則對無塵塔進行結構穩定性加固及防災減災、石質表面病變處理和周圍環境整治,增強游客的參觀體驗感,促使無塵塔完成修繕后恢復了原貌。正是無塵塔維修做到了“原材料、原工藝、原風貌、原形式”,堅決不改變其原有風貌和結構,如今重裝亮相仍舊保留了無塵塔的歷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