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狀元林亨與三峰寺的傳說楓亭鎮荷珠村,背靠三座不高的山峰,狀似三角鼎立,方圓一公里,人稱三峰山。古時山上杜杉蒼拔疊翠,枝梢縱橫交錯,樹木蔽空,翠葉婆娑,四季野花綻放,林間禽鳥飛鳴。傍繞石牛溪(滄溪),碧水環流,潮汐帆影,構成一幅詩情畫意的山鄉景色。 據傳,宋孝宗年間,福州鼓山涌泉寺一位高僧途經此地,被眼前景致所陶醉,悟出此乃是佛家圣地。遂在此地化緣募資,在林間曠野地域建造一座面朝東南方向的寺宇,規模宏大,氣勢不凡,蔚為壯觀,名曰:“三峰寺”。香火興旺,十方信眾朝拜問津絡繹不絕,僧眾達500余人,名聞遐邇。 民間傳說,元世祖至元廿七年(1290年)九月十九日,秀郊(今楓亭麟山)林亨娘親朱氏為其母生日祝壽返家途中,忽然天空烏云翻滾,電閃雷鳴,雨點在地上亂撞。朱氏急忙到三蜂寺門兜走廊避雨,蒼天好像有意為難朱氏,滂沱大雨傾盆而下不停,雨點濺濕朱氏衣裳,她跨進寺院入門內暫避。這時,一僧人見到朱氏年輕美貌,且身懷六甲,上前阻勸戲曰;“佛門清靜居僧人,懷身有礙敬佛神,沾污寺門毀聲譽,腹中懷著是女嬰!朱氏聽了心里不悅回道:“佛祖善心濟世人,為何小視我女人,觀音菩薩也是女人,你說欺人不欺人!朱氏受和尚諷刺,心里不是滋味,即離開佛門回家。 翌年正月廿一日,朱氏產下一男嬰,肥胖可愛,夫妻歡喜不勝,其父望子成龍,萬事亨通,便為子取曰“林亨”。三年之后,朱氏牽著小林亨,再次來到三峰寺向佛爺焚香敬拜,祈求保佑林亨健康成長,將來出人頭地。剛巧碰上當年那位戲說的和尚,朱氏曰:“女人懷孕不敬神,還道產時是女人,如今親睹我仔面,將來定是富貴人!焙蜕新牶,無言以答,紅臉而去。 光陰易逝,一晃十三年,林亨長得眉清目秀,蠻有帥氣,且聰穎敏悟。元大德七年(1303年)四月初月日,釋迦牟尼誕辰,朱氏母子同往三峰寺燒香敬佛。時一釋子觀了林亨相貌曰:“林亨小子聰明兒,道路坎坷命不時,欲問官運何時達,再過四十也未遲!绷趾嗦牶笠苫蟛唤鈫柡蜕姓f:“師父道我兒難登程,人有壯志事競成,有朝—日登龍榜,你是僧人我是臣!睅煾敢娝跉獯,隨口:“亨若高舉狀元郎,榮宗耀祖福滿堂,要修祠堂造府弟,贈送杜杉建樓房”。林亨聽和尚激訓和慈母當年避雨之事,銘記在心。 林亨回家后,暗自思忖和尚的言激,記得古人云:“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欲求生富貴,須下苦功夫。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于是他疾志日夜挑燈苦讀,雖滿腹經綸,卻累試不第,但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不減初年。元至正三年(1343)林亨入京赴考,殿試第一,高中狀元,時年53歲,居官朝請郎。當年和尚的教訓記憶猶新,他上書順帝:“微臣返鄉祭祖,修繕林氏宗祠,需要三峰寺杜杉十株”,圣上準奏。林亨為了扶貧濟困,把詔書上十株的“十”字上方加一撇,于是十株變“千”株。詔書拿到三峰寺開讀,和尚不敢違旨,嘆曰:“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從此三峰寺遂趨敗落,寺宇失火、毀圯,僧眾早散,曇花一現的三峰寺銷聲匿跡,至今難于查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