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德祥家族:從莆田走出的東南亞名門望族2014年7月27日,首屆“中國家族財富傳承峰會”議程的最后一天,2000多平方米的會議廳內座無虛席。上海外灘3號主席、新加坡佳通集團董事林美金登臺發言,她優雅端莊,不乏林下風致,講話聲音輕如嘆氣,臺下賓客屏息傾聽,會場一時寂靜無聲。 這個舉止嫻雅得甚至有些柔弱的女人來自東南亞的名門望族——林德祥家族。林氏家族上世紀初從福建走出,到東南亞創業,其家族創立的“佳通集團”,主營車輛輪胎的制造和銷售,還擴展到包括銀行、綜合農業、房地產、開采、電腦、油漆及零售等各個行業。產品以北美和歐洲為主要出口市場,廣涉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林美金是林氏家族的第三代家族成員。因采訪時間安排得較晚,采訪過程中,她對慈傳媒《中國慈善家》一再致歉,其內斂謙遜,一如林氏家族的一貫低調之風。 扎根東南亞 上世紀初,林美金的祖父一輩,林傳慎、林亞金兄弟離開祖籍福建莆田,遠渡重洋到新加坡謀生。從出賣勞力,到小本經營,涉足傳統貿易、種植業和農副產品加工,腳踏實地勤懇創業,使得林氏家族終在新加坡生根。林亞金甚至因經營當地土產“胡椒”而成為遠近聞名的“胡椒大王”。 上世紀中葉,林氏家族第一代在印尼雅加達創立“福泰興”,開始經營橡膠、輪胎生意,1961年5月,“福泰興”改名為“卡加東格有限公司”。然而,林氏家族第一代未能讓他們的商業版圖繼續擴張。 1960年代中期,林家第二代成員林德祥帶著家族的希望遠赴美國留學,學工商企業管理。待林德祥學成歸來,其商業視野與管理才能都已遠超父輩。他先是鞏固發展家中的原有貿易業、種植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準備充分后,逐步向世界發達國家的財團靠近,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帶領林氏家族走向現代工業、制造業,再向金融、房地產等領域邁進。1973年,林家的卡加東格有限公司在當地借殼上市,完成了一次關鍵的家族企業轉型。 在扎牢基礎并形成一定的規模以后,林德祥迅速將市場拓展到投資環境更好的國家和地區,打造跨國企業集團。將卡加東格集團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在業內汽車輪胎制造業稱雄的大集團。 “父親很有遠見,比如小額貸款,早在尤努斯(格萊珉銀行創辦者、人稱‘窮人銀行家’)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前,在1980年代,我父親就已經開始做了小額貸款業務!绷置澜鸶嬖V慈傳媒《中國慈善家》。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重創東南亞經濟,印尼政局的動蕩對困境中的華資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林氏家族兩代人辛苦創下的基業在這次狂流中轟然倒塌。好在目光長遠的林德祥此前已在中國大陸布局。 故土重生 1993年,林氏家族在中國投資了第一家公司,即安徽佳通輪胎公司,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后,林德祥帶領林氏家族轉戰中國大陸,依靠其卓越的商業才能,家族集團的在華規模迅速擴張。在成功投資了福建、安徽、寧夏的佳通系列項目后,又收購了在上海證交所上市的黑龍江樺林輪胎44.4%的股份,并更名為佳通輪胎有限公司。2004年,佳通集團把在中國大陸的所有資產合并到佳通輪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下,完成了資產整合。此后佳通又在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建立子公司,進一步拓展海外銷售市場。 目前,佳通集團共擁有8家輪胎制造工廠,其中7家在中國五大城市戰略性布局,1家位于印尼,員工約3萬名,集團財富規模達60多億美元。 來華后,林氏家族并非只是埋頭發展商業,他們延續了林氏家族兼顧社區發展的企業文化理念,在中國大陸捐資辦學,多有慈善投入。 佳通集團的一個子公司曾順利拿到了煙草產業的經營執照,但林德祥并未被此行業的高利潤所動搖,他對子女說,這種生意容易讓人見利忘義,不利于企業發展,無利于子孫未來;何況煙草損害公眾健康,這有違他的道德良知。 如今的林氏家族,更具現代慈善意識。第三代家族成員已經廣泛涉足環保、扶貧、賑災、醫療等公益慈善領域,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清華大學等高校以及一些國際慈善組織開展合作,建立公益基金,將現代慈善理念帶入家族與企業。在林氏家族第三代成員林美金看來,這與祖輩單純的兼顧社區發展的傳統仁義家風一脈相承。 “家族企業的好處,在于它目光會比較長遠,因為要傳承下去,就更關心它所成長的環境,也會隨著世界的進步吸納更多先進的理念!绷置澜鹫f。 一代創業,二代興家。如今,林氏家族的第三代也已全面進入家族企業,并逐漸接手家族事業,他們正以更長遠的目光去打量家族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