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id="0symf"><strong id="0symf"></strong></output>
          <td id="0symf"><ruby id="0symf"></ruby></td>

        1. <object id="0symf"><nav id="0symf"><noframes id="0symf">

          首頁 >> 莆田資訊 >>人物 >> 百年傳奇莆田醫生陳國熙:普外科“活化石",省內第一例接活斷臂……
          详细内容

          百年傳奇莆田醫生陳國熙:普外科“活化石",省內第一例接活斷臂……

            “一個農民種田,可以通過農作物換錢;一個生意人做買賣,可以通過商品盈利。但作為一個醫生,他的天職是為挽救生命,解除病痛,堅決不能靠職業來賺錢!薄悋

          1.webp.jpg

                                                      本報記者江方方采訪陳國熙老人

            感動理由

            百歲老人陳國熙的前半生,正值飽經戰亂的年代。這位莆田少年,一身才華,逢家世巨變,下定“懸壺濟世”之志,歷百年,始終未改。他的后半生,治鼠疫,植斷臂,實現手術臺零死亡率的奇跡,一舉奠定福建省普外科的優勢地位。

            陳家兩代都是一時人杰,其父陳乃元是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后曾代行福建省主席職務,可惜英年早逝,壯志難酬;陳國熙一生救人無數,育人無數,諸多省內外科名醫都是他帶出的學生。

            昔日,“建安三神醫”之一的董奉,治人一病,就讓人植杏一株,杏林因此成為醫界代稱!搬t生堅決不能靠職業來賺錢!标惱现Z擲地有聲,晚年坐看云卷云舒,想必陳家窗外早已杏林春暖,霞光萬里。

          2.webp.jpg

                                                                    百歲老人陳國熙每天都要看英文雜志

            百歲“活化石”:愛讀英文原版小說

            陳老今年虛歲已入百,11月9日這一天,與退休后的22年生活并無多大不同。上午在家人陪伴下散步1400步,下午原地踏步1400步,晚上時間則開始“補課”:閱讀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類書籍,包括《傲慢與偏見》等世界名著等。讓不少年輕人汗顏的是,這些書籍,全是英文原版。

            “頭一代北協和學生中,恐怕我是唯一一個仍在世的!标悋踹記得當年考上北平協和醫學院(現為北京協和醫科大學)時,一個英國的婦產科教授面試了他。

            “他問我,抽煙嗎,有沒有抽煙?我說沒有。有沒有其他嗜好?我說我是大學的足球隊長,還愛唱歌。他繼續問讀什么書,我答道喜歡狄更斯的作品!标悋跽f,那時的醫學教育,除了專業技能,還講究通才教育,特別是人格塑造。因為手術刀下,就是一條人命,絲毫大意不得。

            “能讀北協和,是我的幸運,也影響了我一生!标悋跖牧伺哪X袋對記者說,“別人現在都叫我‘活化石’,因為腦袋里儲存了很多記憶!

            榮譽畢業生:放棄“留京名額”回鄉

            滿目瘡痍的城市,拖著孱弱的身體乞討的人,蜷縮在街頭角落等待死神……陳國熙1915年出生在莆田,兒時的這一幕在他腦海中無法消散。

            “11歲的表弟,還有我同父異母的哥哥都病死了!标悋跽f,下定決心學醫卻是因為父親。陳父是近代民主革命家陳乃元,1928年曾代行福建省主席職務。陳國熙讀初三時,陳乃元患肺結核,最終沒有救過來。母親長嘆了一口氣:“如果家里有個醫生就好了!

            為了這句話,1936年,陳國熙考入北平協和醫學院(現為北京協和醫科大學)。這位一口南方口音的少年,讓不少名師記憶猶新。在大四分?茖嵙暻,著名婦產科專家林巧稚和一些外科教授都爭著“搶”他,希望他到自己科里工作。

            1941年,陳國熙以外科專業各學科總成績第一名畢業,獲美國紐約大學、北平協和醫學院頒發的“榮譽畢業生”和醫學博士學位。他有足夠的資歷留在北京,但當時日寇鐵蹄已踏遍大半個中國,“大城市不缺好醫生,家鄉卻盼著有個好大夫!标悋鯖Q定回鄉,這一干就是半個世紀。

          3.webp.jpg

                                                             陳國熙(左)與當年的地下黨員李萍合影

            醫者仁心:靠一口罩深入鼠疫區

            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莆田鼠疫霍亂橫行,當年這些病就意味著死亡。為了節省經費,陳國熙從上海購買濃縮鼠防疫苗,在莆田醫院進行嚴格無菌稀釋后,為農民一個個接種,試圖控制疫情,“最后接種疫苗的農民至少有幾十萬人!

            “當時全城人心惶惶,對鼠疫的恐懼,比后來的非典厲害多了!币臃N就要跟患者近距離接觸,要知道鼠疫可通過體表和呼吸道傳播,對醫生來說,死亡的威脅是實實在在的。當時醫療條件差,醫生護士經常戴著一個口罩,就進入疫區,忙起來一整天都顧不上換。

            “那時真是在玩命啊!标惱匣貞浧饋,仍唏噓不已。那時他已經當了外科主任,后來又代理院長,每次接種他都必須帶隊。就靠著一線醫護的這種拼命精神,莆田的疫情被逐步控制。1949年后,因為在防疫和治療中表現突出,陳國熙被授予“鼠防功臣”稱號。

            事實上,早在1949年前,陳國熙就跟中共地下黨取得聯系。一個外科醫生,當時的社會名流,誰也沒想到,他為了掩護地下黨工作,竟將莆田城內祖屋作為秘密聯絡處,把各種藥品、布匹、鞋子、襪子、被子等緊缺物資送給閩中游擊隊。

            “有次地下黨行動前缺糧,我還和當地一名老師一起,利用我們的身份和名聲發動募捐!标悋趸貞,那次共募集到140擔(1擔=50公斤)大米,成功解決了地下黨口糧問題。

            妙手回春:省內第一例接活斷臂

            1956年,陳國熙調到福州合組醫院(現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一上任就做了一例震驚全國的手術。

            一名工人在做工時發生意外,整只左臂被機器軋斷。能否斷臂再植,陳國熙心里也沒底。當時福建從未有人做過這類手術,即便放眼國內,也只有上海的一名專家完成區區11例。

            “沒想太多,只是知道,如果不接回來,工人的下半輩子就難過了!标惱险f,那臺9個小時的手術,大概是他一生中最艱難的手術,從骨頭、肌腱,再接靜脈、動脈、神經、皮膚,他和助手們爭分奪秒。

            奇跡出現了。9個月后,工人的手指開始有了知覺,不但手活下來,而且手腕好了,還會運動了。

            陳老一生,除了斷臂再植,其他的“第一”數不勝數,他開創了福建省肝、胰、腎手術先河;133例胃大部切除術治療慢性消化性潰瘍的外科手術設計在全國為先例,實現手術臺零死亡率的奇跡。晚年,老人家從手術臺邊退下來,專心教書育人,他編寫的《動物手術學》《腹部外科形態學基礎》都是醫學院校的指定教材。

            老人還向省人大建議,醫學院校畢業生必須在省市級大醫院工作三年后,再分配到縣市鄉鎮,以便打好全面基礎。這也成為福建省近年才實行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源流。

            回望百年,老人說:“我很感恩,這是讓我活著的精神力量。因為感恩,所以快樂,而快樂也是今天我還能活著的重要原因!

            陳國熙教授是我國醫學界“國寶級”人物,是中西方文明交融的“杰作”。

            ——福建醫科大學陳元仲校長

            陳國熙教授開創了福建省肝、胰、腎手術先河,是福建省普通外科奠基人。

            ——福建省肝病及器官移植技術學科帶頭人劉景豐教授

            在我眼里,恩師具有“五心”:有愛心,有責任心,有進取心,有耐心,很細心。不管對工作,還是對學生和病人,他都用心付出。祝福恩師健康長壽!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小兒外科主任李篤妙

           。ê6加浾 江方方/文 肖春道/圖)

            相關鏈接:

            陳國熙,外科學家、教授。1915年8月出生于莆田縣,1933年考入福建協和大學醫學預科,1936年入北平協和醫學院學習,1941年畢業,并由美國紐約醫學院授予博士學位,是年任北平協和醫學院助理醫師。1943年回到莆田圣路加醫院,先后任外科醫師、外科主任、醫務處主任兼外科主任,1949年10月至12月代理院長,1956年12月調任福建醫學院(即現在的福建醫科大學)任附屬醫院副院長、外科副教授。1959年任附屬醫院院長,1960年任福建醫學院醫療系主任兼附屬醫院院長。1972年下放邵武醫院當外科住院醫師,1973年11月調任福建醫科大學校革委會副主任、醫療系主任、附屬醫院革委會主任。1978年學;謴透=ㄡt學院舊名,任副院長、外科教授,1983年退居二線任福建醫學院顧問。

          返回頂部 seo seo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